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去超市打算買瓶醬油,走到調味品區卻發現——生抽、老抽、味極鮮……各式各樣的醬油擺了滿滿一面墻。
買瓶醬油為什么還要做選擇題?這些醬油有什么區別嗎?炒菜到底要用哪種?
別急,今天就給大家講清楚~
各種醬油都有啥區別?
01生抽
“抽”的叫法,源自于我國南方地區的傳統醬油制作工藝。
在制作過程中,第一次發酵成熟后被抽取出來的醬油為“頭抽油”,第二次發酵成熟后被抽取出來的稱為“二抽油”,第三次發酵成熟后被抽取出來的稱為“三抽油”。
將3種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就是超市里常見的生抽。
生抽通常顏色較淺,為紅棕色或紅褐色,并且味道鮮美,能給食物調味提鮮,常常用于炒菜或涼拌菜。
02老抽
老抽是將上述“抽油”進一步濃縮之后制作而成的醬油。
老抽通常顏色更深、粘度也更大,在炒菜時,老抽常常用來給食物“上色”。
03味極鮮
味極鮮屬于生抽的一種,不過在制作時加入了一些提鮮的添加劑,所以口感更鮮,可以替代味精使用。
04蒸魚豉油
超市里還經常見到一種蒸魚豉油,其實她也屬于醬油,蒸魚的時候來一點,能去腥提鮮。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用對了醬油,能讓你的廚藝更上一層樓;用不對,不僅影響菜肴的味道,還會影響健康!
用醬油,千萬別犯這個錯
廢話不多說,這個錯就是——醬油放太多!
眾所周知,鹽吃多了,攝入的鈉會超標,從而影響身體健康。
至于醬油,少有人把她和“鈉”聯系起來。
但事實上,各類醬油中的鈉含量也很高,是不折不扣的“隱形鹽”大戶。
所謂的隱形鹽,她不像炒菜時放進鍋里的鹽,讓人一眼就看清放了多少,而是悄悄潛伏在食物中,隨著你的每一口進食,一點點偷偷進入你的身體,讓你不知不覺攝入過多的鹽分。
所以,醬油放多了,就會攝入過多鹽分,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01誘發高血壓
高鹽飲食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有研究顯示,每日攝入15g鹽分的人群,高血壓發病率約為10%。
02動脈粥樣硬化
攝入過多的鹽分會讓血液中的膽固醇升高,長期高膽固醇會導致血管粥樣硬化的形成,讓你的血管越來越“硬”。
03增加胃癌風險
過多的鹽分會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增加胃炎和胃潰瘍的風險,還會刺激、損傷胃粘膜,增加胃癌風險。
04加快鈣質流失
攝入過多的鹽分會導致體內鈉離子增加,鈉離子和鈣離子之間有競爭關系,鈉離子增加會加速鈣離子的流失。同時鈉離子還會刺激甲狀旁腺,使降鈣素分泌增加,導致低鈣血癥。
那每天吃多少鹽好呢?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年人每天鹽攝入量不超過6g。
所以,大家以后不僅要控制食鹽的用量,還要注意醬油的用量,可別“用力過猛”了!
最后,養生君給大家兩個使用控制醬油用量的建議——
①炒菜時適量加入醬油調味即可,不要貪多;
②加入了醬油調味后,適當減少食鹽的用量。
資料來源據養生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