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叫做“北上廣曹”?
繼丁真之后,又一個“一人帶火一座城”的故事,在山東曹縣上演。
“跟我私奔吧,趁曹縣夜色正濃!”
“奔到哪里去?全宇宙就沒有比曹縣更好的地方。”
這瓊瑤劇般的一問一答,如果你沒看懂,很可能只有一個原因——村里忘了通網。
“寧要曹縣一張床,不要上海一套房。”
“山東不能失去曹縣,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坦白講, 書單君第一次看到這些句子,也是一頭霧水:“啥玩意兒?”
“曹縣”這個梗,源于一個短視頻網紅博主,名叫“大碩的”,山東菏澤曹縣人。
他在每次喊麥開始或者結束時,都會操著一口山東曹縣的口音,來上一句:“山東菏澤曹縣,牛批666,我勒寶貝”。
或許是口號過于夸張、戲謔,極具魔性。短短幾天,曹縣接連占據各大短視頻平臺熱搜。
還有人把曹縣的和人口和GDP,輪番與上海、紐約等世界大都市PK。這也讓曹縣進一步出圈,人稱——“宇宙中心”、“北上廣曹”。
和丁真的理塘以“美”出圈不同,曹縣的火爆,似乎充滿著濃濃的“土味”。
也因此,有一小部分人覺得“低俗”、“無聊”。甚至有些曹縣本地人,都覺得“有損縣容”。
平心而論,“曹縣梗”土嗎?
也許在當今的互聯網審美里,確實是土味十足。
但如果你覺得曹縣的出圈,真的只是憑借著這樣一句土到爆的口號,那就大錯特錯。
視頻一分鐘,曹縣十年功
事實上,這不是“曹縣”這座城市第一次走紅。
早在2017年,日本一個名叫《不可思議的世界》綜藝節目里,就報道了我國的山東曹縣。
90%的日本棺材,都來自于我國山東的曹縣。
懷著驚訝的心情,節目組的人親自跑去了曹縣一探究竟。
當時,曹縣的棺材產業,已經非常成熟。不但企業規模大,而且每家工廠都有一條標準化的生產線。
其精細化程度,就連有著以細節著稱的日本人,也為之贊嘆。
臨走時,節目組的人,還主動邀請曹縣的廠家們錄了一段話,其中一句是:
“希望日本的大家,都來買我們做的棺材!”
當時,一名來自《》的發文人,看到曹縣人站在日媒鏡頭下的這一幕,頭腦中涌現出的詞語,和今天的書單君想到的一模一樣:
“魔幻”。
曹縣確實有牛的資本,但這還只是其一。
曹縣登上熱搜之后,微博大V @盧詩翰發了一條微博。在這條微博里,他將曹縣的火爆,看做一個經典的“細分垂直領域切換賽道,暴打各路新興玩家”的案例。
他口中所謂的新“賽道”,正是漢服。
前幾年,國內所有的漢服,基本都產自杭州、廣州、成都三個地方。
這些地方,要么是電商的發源地,要么制造業發達,要么是網紅聚集地,有市場、有品牌,也有制造能力。而且愿意花錢的人還多。
但誰也沒想到,新的玩家——曹縣出現了。
按照@盧詩翰的分析,上面說的那幾個條件,曹縣一個都不占。
那她為什么會彎道超車呢?
還是歸功于曹縣的老本行——棺木產業。
棺木產業的其中一環,是做壽衣。設計、打版、縫紉加工,這一整套的產業鏈,曹縣都有,而且手藝傳承了上百年。
當地居民眼尖,發現做漢服也是一套邏輯后,果斷抓住機會入場,運作起來那叫輕車熟路。
當時,國內漢服的價格普遍在300-500元,甚至有些知名的品牌,起步價就3000。
因為價格貴,漢服和JK制服、洛麗塔一起,被戲稱為“破產三姐妹”。
但曹縣做漢服,簡單粗暴,價格直接拉到100元白菜價。
反正有能力生產,“什么風格我不懂,就是便宜還量大。”
據《2019漢服產業報道》表示,41.78%的漢服消費者都會選擇100-300元的價位,而這一價位的漢服,基本都來自曹縣。
到2021年,曹縣原創漢服銷售額,更是占到全國同類市場的三分之一。
去年春節,受疫情沖擊,曹縣縣長梁惠民甚至穿上了一件紅色對襟大袖衫,直接在直播間為曹縣的漢服代言。
“縣長真美”、“愛了愛了”、“想和縣長去逛街”······160多萬觀眾的直播間里,充滿了贊美的話,半小時就賣出了3000件。
俗話說:“小紅靠捧,大紅靠命”。
曹縣大火,其中當然有很大的運氣成分,但也離不開她長期以來的默默積累。
一如人民日報對“曹縣刷屏”的評論:“走紅,是給有準備的城市。”
曹縣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躺在我國貧困縣的名單里。
而在眾多網友評論中,有一條最讓書單君觸動:
“曹縣的出圈,最厲害的點在于,讓我們看到小縣城也有露臉和不被鄙視的權利。”
畢竟比起“北上廣”,或許像曹縣這樣的三四五線小城,才更加能代表我國城市的底色。
“曹縣梗”里,絕不僅僅是調笑
與以往不同,曹縣梗的火爆,雖說也充滿了土味。但這一次,幾乎大多數網友的反饋都是正面的:
她看起來,更像是一起全民共情。
在曹縣縣長梁惠民的公開回應里,我們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近期曹縣的)短視頻比較火爆,有正面宣傳,也有嘩眾取寵的,甚至出現了“北上廣曹”,這是網絡上的調侃。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里面至少表現出兩層意思,一是大家非常關心來自家鄉的消息,關注家鄉的發展;
二是家鄉的變化確實大,甚至有點讓大家不敢相信。”
“家鄉”。
也許正是對于“家鄉”的情懷,北上廣寫字樓里的精致白領,三四線工地上搬磚的務工者,保持了步調的基本一致。
畢竟,推己及人,誰不想讓自己的家鄉火一把呢?
微博網友@窗里云來2333留言:
“我們縣要是有曹縣的熱度我會開心死”!
哲學家韓炳哲在他的《倦怠社會》中說:
現代社會是一個“肯定性社會”。
肯定性社會不斷強調“我可以、能夠”,使得個人進行自我馴化,進而追求諸如功績、精致、主流之類的“肯定性元素”。
在他看來,不斷追逐精致,很容易讓個體產生審美疲勞。
而反主流化的“土”和“丑”,有時候是我們個人情感宣泄、緩解壓力的出口。
“曹縣梗”之于我們,不正是如此嗎?
除此之外,書單君認為,“曹縣梗”的走紅還有另一層意味。
幾個月前,我一個互聯網大廠的朋友告訴我,他在考慮回老家的小城鎮落腳;
而我們另一個共同的朋友,從畢業就留在了家鄉。幾年過去,他說他早已習慣了那些平凡的日子。
疫情以不可阻擋之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很多人發現原本因高薪和高品位產生的優越感,蕩然無存。
原來除了那些金字塔最頂端和最底端的人以外,絕大多數不同地域、不同收入、不同審美的人,其實都沒差。
996、打工人、內卷,當整個社會的壓力撲面而來,誰都沒空在意什么精不精致。
于是這一波人,越來越容易達成一些新的共識。
比如,開心才最重要。
比如,我們都很渺小。
正如我想起前不久《吐槽大會》里的大張偉。
這個看上去最沒正經的綜藝咖,卻講了一句讓人覺得最清醒的話:
“誰也別吐槽互相看不起,其實小丑就是我們自己”。
撰稿:筆下長青
編輯:地中海螃蟹
主編:林尉
圖源:圖片來源于網絡
部分參考資料:
三言財經 《曹縣為什么突然火了?》
視覺志《日本90%棺材來自我國,山東這個小縣城欠一個熱搜!》
B站up主@廠花蛋蛋姐《“現象級大都市”山東菏澤曹縣,到底憑什么?》
新傳考研小小班《土味廣告刷屏,土到極致就是潮了?》
韓炳哲《倦怠社會》
微博@盧詩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