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望城濱水新城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優化提升批前公示(第二次)》對外公布。
這份批前公示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濱水新城核心區總體定位升級為“長沙副中心”。
那么,長沙有幾個“副中心”?
根據上一版的總體規劃,也就是《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1年)》(2014年修訂版),長沙有兩個副中心,即岳麓副中心和星馬副中心。
而最新版到2035年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還尚未對外公示。
事實上,關于最新版的“長沙副中心”,坊間流傳一直有多個版本。例如,“一主兩副”“一主五副”“一主六副”以及“一主七副”。
所以,到底是“2”、“5”、“6”還是“7”呢?
根據日前長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公開回復,長沙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正在編制過程中,預計于近期向社會公示征求意見。
屆時,長沙副中心最終如何規劃將揭開謎底。
不過在此之前,258探房(微信號:xxcbcdc)覺得,可以和大家聊聊目前披露的幾個“副中心”的可能性,她們各有何特點?又有何產業規劃?
雖然還沒有真正確定,但坊間有認定的比較“權威”的版本。
也就是,去年11月長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的《暮云東、南、西三片國土空間控制性詳細規劃批前公示》。
這一批前公示中的一張示意圖共標注了五個城市副中心,分別是:北部望城副中心、梅溪湖副中心、東部星沙副中心、東部黃興副中心、大托副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有傳言的“金霞副中心”并沒有在此份批前公示中有所顯示。
2021年9月,《長沙市金霞城市副中心規劃論證報告》獲得長沙市開福區人民政府批復。據這份報告透露,相關內容將納入正在編制的《長沙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大城北需要一個副中心引領和帶動其片區發展。不過金霞副中心能否成功入圍,還有待進一步的消息。
再來看,公示里提及的五個城市副中心。
北部望城副中心,也就是這一次定位升級的“望城濱水新城核心區”。
此次優化提升后多項規劃全面提升,將打造成以總部商務、科創服務、健康休閑、生態居住為主要功能的“長沙新客廳,美麗智慧城”。
濱水新城最大的亮點在于大澤湖片區海歸小鎮的打造,將形成宜居宜業,產城融合、生態友好、合作開放的國際化小鎮范本。
而梅溪湖,一直都被認為是長沙的城市副中心,無需多言。
梅溪湖一期已經成為長沙的“城市客廳”,去年長沙市政府正式批復梅溪湖國際新城二期東南片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根據規劃,這一片區被定位“長沙城市副中心、產城融合示范區”。
在長沙城市副中心的定位上,一方面提供更多文化娛樂、體育醫療、生態休閑等城市服務,打造活力智慧的城市新核;另一方面,強化以醫療康養及設計展示等高端服務支撐,實現對周邊園區的服務輻射。
河東方面,黃興副中心,應為會展片區。
去年,長沙會展新城發布招商推介時對片區“戰略定位”的介紹是,“長沙城市副中心”“長沙東大門”“臨空經濟區組成部分”“長沙六大重點片區之一”。
可以說,會展片區是集樞紐高鐵、空港機場、會議會展、生態文旅為一體的中部地區國家級門戶。以高鐵樞紐和會議會展產業為雙引擎,將打造國際中高端會議會展承辦地和現代服務業集聚新區。
至于星沙副中心,是上一版《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年至2021年)》里的星馬副中心;而大托副中心,則是長株潭融城的先鋒區。
上述各個片區都依據自身的特色進行了產業規劃,不過其能否納入長沙最新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還是未知之數。
據悉,市級層面就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也提出過相應要求。
例如,8月4日召開的長沙市委城鄉規劃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就強調,要提高站位、抬高坐標,科學編制全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引領長沙高質量發展。
會議還提及,要聚焦融入長江經濟帶、中部地區崛起、長株潭都市圈建設等重大戰略,有機銜接長株潭新發展階段要承載的資源、要素、產業、人口、環境、基礎設施等,把特色做足、亮點做靚。
發文人羅雅琪 實習生曾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