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發文人 吳昌華
通訊員 汪秋謝 孫遜
被居民們親切地稱為“歡歡”的民警名叫梁歡,是個90后小伙子,臉上總是掛著笑。在武漢市武昌區余家頭秦園社區居民眼里,歡歡雖然年紀輕,做事風風火火,卻很牢靠。最近反電詐是社區里最熱門的大事,民警梁歡一次次攔截勸阻正在發生的電詐案件,為居民們保住“錢袋子”,居民們交口稱贊。8月20日,極目新聞發文人來到社區,了解到歡歡的故事。
“第一次攔截電詐好緊張”
回憶自己第一次上門勸阻攔截電詐案件,梁歡至今印象深刻。他說:“當時我真的很緊張,就怕耽誤了時間,讓騙子把錢騙走了。”
那是6月9日晚上9時左右,梁歡正在余家頭派出所值班,突然接到預警平臺傳來一條緊急預警信息:轄區居民何某(化名)長時間登錄一個詐騙APP,地點位于某養發館。
梁歡第一時間撥打了何某的電話,但對方電話一直占線。梁歡趕到養發館尋找,店內員工說何某是該店老板娘。店員幫忙撥打電話仍然聯系不上她。
梁歡再與何某的老公王某聯系。王某說,他們住在附近南苑,但晚飯后何某獨自出門散步,自己也聯系不上她。
想到何某曾經因網上投資被騙過,梁歡猜測這次她被騙的風險極高。情況緊急,他與王某商量,各自分別從銷品茂和南苑出發,相向尋找。
經過10分鐘的尋找,晚上8點40分,在團結路鮮花市場的某個角落,發現何某正蹲在地上與騙子通話。梁歡趕緊上前,一把奪過何某的手機,掛斷騙子電話。
“你們管不了,這是‘公安部’打來的電話,不按他的要求做,我會被關起來的。”何某被詐騙分子深度“洗腦”,情緒激動,感到非常害怕。
梁歡反復強調這是冒充“公檢法”騙子的伎倆,但她依舊不信。恰好此時,王某及其家人也趕到了現場,合力勸說,何某才終于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何某說,晚飯后她接到自稱是“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周警官”的電話,說她涉嫌非法洗錢,對方通過視頻向她展示了自己的證件、身份,還發來一張“刑事調查令”,要求她將15萬元轉到“安全賬戶”。但她銀行卡里并沒有錢,于是從花唄里借了2萬元,正準備轉給騙子。
“何某收入并不高,幫助她保住被騙資金挽回損失,很有成就感。”梁歡,說社區預警攔截一定要快人一步,確保居民的錢不被轉走,人不被騙。預防做好才能萬無一失,預防做不好,就一失萬無了。
“好心勸阻卻被質問我不在意”
碰到掛掉電話、拒絕配合的當事人,梁歡也有自己的方法。
8月10日上午11時許平臺發出預警,鐵路小區居民陳某(化名)正與涉嫌“殺豬盤”詐騙的電話聯系。雖然陳某電話可以打通,但是她并不配合。梁歡撥通她的電話時,她說:“你怎么知道我電話的?你怎么知道有人跟我聯系?我怎么知道你是真警察還是假警察,非要和你們見面?”
“自己萬分著急好心勸阻,明明是為了讓她免受損失,卻被一通質問,這種情況并不少見。”梁歡說,他沒有在意對方的態度,還在耐心地解釋騙術,陳某卻掛斷了電話。
梁歡并沒有放棄。他想到小區剛做完核酸檢測,網格員認識陳某,便通過網格員牽線搭橋,陳某這才相信打來電話的梁歡是派出所警察,同意在徐東社區見面。
“現在真假警察難辨,得虧你們要不然我真的被騙了。”直到這個時候陳某才搞清楚現實生活中的警察是真的,網友是假的。
“我要腳踏實地為民辦實事”
攔截電詐基本上都攔截到了,也偶爾有遺憾。
8月12日,梁歡在社區走訪時接到平臺預警,水岸星城小區居民麗麗(化名)正與一個涉嫌貸款詐騙的電話長時間通話。由于具體樓棟、門牌號不詳,梁歡與同事一邊通知警務室查詢其近親家屬號碼,一邊撥打當事人電話。
梁歡騎著電動車趕往水岸星城小區途中,同事撥通了麗麗的電話,告知她不要用手機進行任何操作,但還是慢了一步,騙子已騙到了她收到的手機驗證碼,轉走了麗麗銀行卡內10萬元存款。
“她剛從國外留學回國不到一個月,為了防止她再次被騙,我們將隨身攜帶的反電詐資料給她看,現場給她普及各種詐騙知識,并讓她將卡內剩余金額轉到其母親賬戶,幫她緊急止付凍結卡內金額,及時避免了更大損失。”
梁歡說:“雖然有遺憾,但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是我們應有的工作態度。作為社區民警,就是要腳踏實地永遠為民辦實事。”
盡心盡力為居民解決煩心事
梁歡今年6月份轉崗擔任社區民警,遇到很多鄰里之間“婆婆媽媽”的事情。一個年輕小伙子處理這些事情,需要熱心、耐心、細心,取得居民信任尤為重要,這需要長期積累。
社區有一戶居民有貓舍,存在噪音擾民和異味,居民向城管、工商、動物檢疫部門多次反映,問題依然存在。梁歡想辦法協調貓主、房東、業主的利益,上門4次,終于做通了貓主的思想工作,答應搬離小區。貓主是一名單身女性,又住在老舊小區5樓,沒有電梯,天氣炎熱,一個人搬不了。梁歡主動幫助她拆掉貓籠子,上下來回幫忙搬,衣服全身濕透了。
他還聯系愛貓人士買走小貓崽,緩解貓主的經濟損失。他的努力,小區居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居民特地上門感謝,在城市留言板上稱贊這個小伙很不錯。
除了幫助居民解決貓主問題,他還積極聯系,幫助轄區解決歷史遺留的消防通道堵塞問題,有效避免風險隱患。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