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愛沖浪的盧妹
又到了令人振奮的周五!
盧妹提前向大家獻上祝福!
周!末!愉!快!
好了回歸正題
昨天我們說到
“我只會心疼哥哥”
最近在各路網友的日常中
“繞梁三日,不絕于耳”
許多網友都熱情的參與進來
積極地傳播相關圖片、文字
并且進行再創作:
制作表情包
剪輯相關視頻
把對話套用在自己喜歡的角色身上
等等
那么這段視頻及文字
就會被我們稱為——“梗”
她也有一個學術的名字
叫做“網絡謎因”
“網絡謎因”又稱“互聯網謎因”
是指某個理念或信息
迅速的在互聯網用戶間傳播的現象
這些信息都是有大批互聯網用戶知曉的
最前沿的、引人關注的信息
用人話說就是
突然之間在網上爆紅的信息
她可以是一些文字、一張圖
或者是一段視頻、一句話
例如:
從我國互聯網最古早的謎因之一
“賈君鵬,你媽喊你回家吃飯”
到后來的“我爸是李剛”
以及一直活躍的“表情包”
都是“網絡謎因”
還記得她嗎?
其實最早“謎因”的概念
是英國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
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出
作者將其視為文化傳播的單位
后來15歲的克里斯托弗·普爾
創辦了4Chan網站
該網站用戶不通過語言交流
而是通過上傳和轉發圖片等手段交流
隨著此網站和其中貓咪表情包人氣飆升
出現了新名詞——“網絡謎因”
4Chan網站經典表情包 ——我要吃一個三明治
在互聯網高度發展的今天
信息傳播的速度非常快
而“網絡謎因”大多數都是
圖片、短句以及短視頻
形式簡單
易于被我們模仿和傳播
比如表情包屆扛把子
——熊貓頭
與此同時
各種各樣的APP也使得我們
能夠及時地跟進社會熱門
和天南海北的人一起討論
還可以通過幽默的二次創作
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給予了大家深度參與事件的機會
這也讓更多人
愿意參與進“網絡謎因”的
二次創作和傳播
這許許多多的特點
也就使得“網絡謎因”
能夠在網友們一場又一場的狂歡中
進行“病毒式”傳播
也就是——爆紅
所以盧妹能不能體驗一把
自制“網絡謎因”
可就全靠你們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