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是絳珠仙子下凡,應該無人有異議。前八十回并未寫到她死于何時,因為關于林黛玉的死亡日期一直是個迷,眾說紛紜,許多人基于葬花吟認為林黛玉死在春末夏初。萊萊認為并非如此。
冷月葬花魂
《紅樓夢》第七十六回,黛玉和湘云中秋凹晶館聯詩,最終聯到此句。聯此句前,又由黛玉口中說出鬼,總與死亡相聯。
湘云方欲聯時,黛玉指池中黑影與湘云看道:“你看那河里,怎么像個人到黑影里去了?敢是個鬼?”
其時恰逢月圓,是闔家團圓之節,黛玉又作“冷月葬花魂”之悲音,妙玉亦覺出不妥,還說此關乎人之氣數,可見黛玉氣數已漸盡,離夭亡不遠了。而聯系之前秦氏所說“三春去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再看賈府日漸混亂的情況,可知賈府應在第二年春天,尤其是清明過后,探春出嫁,隨之很快就遇到了巨大的打擊,而黛玉在此打擊后,沒捱過秋天便香消玉殞了。
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垅中,卿何薄命
晴雯一向被認為的丫鬟版的黛玉,所謂晴為黛影。而這篇《芙蓉女兒誄》其實是為祭奠黛玉而做。其中所寫都可以認為在寫黛玉。晴雯死于秋季,誄中一再強調"秋"這一季節,例如"蓉桂競芳之月""金天屬節,白帝司時",均是在點名秋季,則黛玉也死于秋季。
黛玉笑道:“是你要咒的,并不是我說的。”寶玉說:“我又有了,這 一改恰就妥當了:莫若說‘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隴中,卿何薄命!’” 黛玉聽了,陡然變色。雖有無限狐疑,外面卻不肯露出,反連忙含笑點頭稱妙, 說:“果然改得好。再不必亂改了,快去干正經事罷。
可見,黛玉也已意識到此誄名為祭晴雯,實為寶玉祭自己之文。“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隴中,卿何薄命”更是貼合寶黛情況,以黛玉之敏感與聰慧,焉能感覺不到此誄是為自己而做?故而才會陡然變色。
而《芙蓉女兒誄》非常明確的點明時間正是秋季,足見黛玉死于秋季無疑。
到頭來,誰把秋捱過
紅樓判曲之《虛花悟》
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頭來,誰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里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
這首曲是寫惜春命運,因目睹了賈府的迅速衰敗,看破世事,最終出家,也寫出了一片衰敗的景象,不僅如此,更是一直在強調死亡,比如"鬼吟哦""遮墳墓""生關死劫"。那么這首曲與黛玉夭亡有什么關系?
請看"白楊村里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一句。前半句點到了寶玉(白楊),后半句點到了黛玉(林)。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編懷古詩 胡庸醫亂用虎狼藥》中寶玉自比白楊,他說道
我和你們一比,我就如那野墳圈子里長的幾十年的一棵老楊樹,你們就如秋天蕓兒進我的那才開的白海棠。
而"鬼吟哦""連天衰草遮墳墓"無疑是說黛玉已逝,墳墓都荒蕪了。最后一句,"西方寶樹喚婆娑"。再想想是誰從西方而來?自然是第一回所提到的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絳珠仙子。至于時間,"到頭來,誰把秋捱過?",無疑又是指的黛玉秋天去世,沒捱過秋天。
惜春不僅見證了賈府繁華的謝幕,也見證了黛玉淚盡夭亡的悲劇。黛玉之死絕不僅僅是簡單的病死,一定有著某種強烈的誘因,使得黛玉嬌弱的身軀扛不住,進而慘烈的死去。而惜春雖然天性冷漠絕情,但面對黛玉之死仍然動容,加之種種變化與刺激,最終看破紅塵遁入空門。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 風雨夕悶制風雨詞》中黛玉病情漸漸嚴重,但與寶釵關系修好,又有寶玉時時關心著。黛玉做詩,如下:
《秋窗風雨夕》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黛玉所做詩詞大多悲傷,如《葬花吟》一樣,這首詩也是濃濃悲意。但是仔細品讀,《葬花吟》中尚有一股子傲然和堅持,那就是"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的人生觀價值觀。而這首詩則是滿含濃濃的苦悶、頹傷、凄涼與悲哀。整部紅樓夢最悲傷的詩莫過于這首《秋窗風雨夕》。能寫出這樣悲傷情緒的也只有林黛玉了。越喜歡林黛玉,越在每次讀到這首詩的時候,心中都要為林妹妹難過,想勸慰她,這么悲傷又是何必呢!
但再仔細分析這首《秋窗風雨夕》,這詩不僅僅是她心緒的寫照,而更像是寶玉在黛玉死后的心情描寫。第二十六回,寶玉去看黛玉,以寶玉視角寫瀟湘館"鳳尾森森,龍吟細細"。此處有脂批:與后文"落葉蕭蕭,寒煙漠漠"一對,可傷可嘆!而落葉瀟瀟之景色自然是秋季,可見黛玉在秋季去世,其時瀟湘館一片衰敗之景。而此時瀟湘館中再無春困發幽情的黛玉,而只有香魂已逝的絳珠仙子。
且《秋》一詩中有"寒煙小院轉蕭條"句與"落葉蕭蕭,寒煙漠漠"之景對應,絕非偶然。
衰草寒煙無限情
林黛玉菊花詩之
菊夢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此詩再點“衰草寒煙”的秋季。
總結
寶黛為木石姻緣,且“林”姓為雙木,黛玉生于二月(花朝日),為卯月,亦屬木。秋屬金,金克木,可見秋季正是黛玉死亡的季節無疑!
?此外,中國?古代?花朝日對應的正是?八月十五的月夕,也就是?中秋節?。所謂春花秋月,世間最美,花朝對月夕,一春一秋。花朝,是春天中最美的日子;月夕,是秋天中最美的日子。
生于花朝,死于月夕。仙姝黛玉,魂歸故里。
您認為呢?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