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縣圍繞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重點工作任務,結合地域特點,通過“三加強兩優化一健全”,擦亮“天府旅游名縣”亮麗名片。
加強力量統籌、隊伍建設、管理制度。推進“綠色發展、旅游強縣”戰略,聚合力量、聚集資源,突出黨政統籌,建立旅游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和綜合監管機制。建立“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實施“平昌文旅隊伍建設”培育計劃,舉辦紅色旅游建設工作現場會、文旅融合發展培訓會等。吸納志愿者、旅游類專業性人才充實文旅服務隊伍。嚴格落實一個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一名縣級領導掛聯的工作機制;各掛聯領導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各景區開展專題調研,查找問題和短板,形成問題清單,定期現場驗靶銷號。截至目前,整改銷號問題近300余項,開展“2021中國·平昌云上采茶節”等文化旅游節5次,省外旅游營銷活動1次。
優化規劃體系、景區服務。堅持全域景區、全域規劃,完成《平昌縣全域旅游總體規劃》和縣內8個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鎮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專項編制調研工作,全年文旅項目儲備13個,開工建設文旅項目9個,新建巴山民宿2家,新(改)建旅游廁所6座,擬定平昌“四季游”線路方案,形成以旅游總體規劃為統攬,城市規劃、行業規劃、景區景點規劃相融互促的規劃體系。比照《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與劃分》國家標準評定細則,先后專題培訓3批次旅游景區管理人員、導游講解員、涉旅從業人員,強化各類涉旅人員“質量標準”理念。
健全考核機制。研究出臺一套旅游景區目標考核機制,以景區質量提升為總攬,落實業態培育、品牌創建、安全管理、服務質量、環境整治等分項目標考核,針對不同的景區又制定差異化的目標考核內容,將平時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階段性評估工作成效,年終“算總賬”驗靶全年目標,推動各旅游景區持續保持工作壓力和動力。
(來源:平昌縣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