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替GLK的 GLC在2015年6月首次,一改有棱有角的作風至圓潤的新生代造型,來年更推出與BMW X4正面交鋒的 GLC 轎跑 SUV,成功拓展品牌SUV家族陣容。經過約3年的發展,推出了小改款車型,外觀造型更為精進,內部也導入數碼儀表盤及 MBUX多媒體娛樂系統,在動力部分更加入48V EQ Boost輕混動力系統,使產品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外觀方面,中期改款的GLC 轎跑 SUV大燈的內置燈組變了,同時日行燈的造型也不一樣,現在日行燈是外輪廓式的造型,進口的GLC轎跑SUV都是單橫條中網再加上滿天星的造型設計,與大部分國產的普通版GLC形成了區別。
235/55 R19,這次試駕的GLC300用的是一個19英寸雙色的輪圈,往下的260同樣是19英寸,不過是很素的十幅式造型,再往上300還有AMG Line的頂配車型,用的是20英寸輪圈。
進口的轎跑SUV自然是那種溜背的設計,稍微有一點駝背的感覺,這個造型與大哥GLE的轎跑SUV,基本上可以說是等比例放大縮小得來的。
車門下方有固定的腳踏板,看起來下盤還是比較粗壯的,但實際用起來,上下車是必蹭褲腳的。
尾燈的內置組件發生了變化,后霧燈的位置放在擴散片中間,擴散器看起來非常運動,但排氣管變成了假排氣。
GLC轎跑SUV中期改款車型,內飾的變化和國產的GLC都是差不多的,主要是換上了一個全液晶儀表盤以及中控的寬屏,方向盤支持雙拇指的操作,左邊是切換全液晶儀表的各種模式,它的變換的選項還是挺多的,右邊的拇指能操作中控臺的選項,這次試駕的GLC 300,可以算是一個中高配車型,所以它中間使用了一個實木的中控臺,摸起來手感還是很不錯的。
配置方面,里面有柏林之聲音響,前后排座椅加熱,無鑰匙進入,后排獨立出風口,后排電源幫助,方向盤的電動調節等。
到了后排,它的空間和國產版本長軸距GLC的后排,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差距,所以你要買一個貴一點的,小眾一點的,小后排的SUV,還是想買一個便宜的,國產的,大空間的GLC,你自己可以拿捏一下。并且國產的中期改款GLC,它的坐墊是加長的,而進口的版本,仍然和之前一樣,還是比較短的。
行李廂受到了轎跑的造型影響,它的地臺比較高,基本到了腰部位置,所以你要搬載較重的東西,還是挺費勁的,但是因為它沒有備胎,所以把行李廂地板打開,下面有一個非常大的深坑,能放很多東西。
說說全新M264引擎,盤頂設有 CAMTRonIC 可變氣門開關控制系統,進氣活瓣設有兩段揚程控制,低負荷狀態下,活瓣用較短揚程,進氣量較少,可提升進氣過程的運作效率,高負荷下運作時,進氣活瓣揚程會增加,目的是要加大入氣量,令動力進一步提升。渦輪增壓器采用雙渦流設計,有助減少渦輪遲滯,令引擎發力過程更為流。
可以說,M264引擎的基本設計已可做到慢車順暢、快車爽勁的特質,而更厲害的是,加入了 48V EQ Boost 系統后,電機可為傳動系統帶來14 hp馬力及150 Nm扭力的幫助作用,別小看這看似是微不足道的數字,特別是那150 Nm的扭力,不少入門小車引擎的蕞大扭力輸出亦未到150 Nm水平。
EQ Boost 系統這個電機可發揮兩大功用,第壹個是在加速過程中,當渦輪增壓器在較低轉區仍未有蕞理想的發揮時,電機的動力便提供了一些支持,令渦輪增壓引擎的發力表現變得更平順自然;第二個功用就是選用ECO模式時,在低負荷狀態下收油,引擎會熄火,同時為進一步減少阻力,引擎與變速箱會處于分離狀態,電機的微弱動力可將巡航速度大致保持在均衡水平一段較長的時間,有助提升燃油效益。將電子儀表盤的轉速表畫面設定為G-Force頁面,除了可看到 EQ Boost 系統的 Power (發力) 或 Charge (充電) 狀態圖像外,亦有實時扭力數據顯示電機提供的幫助力度變化。
不同的行車模式均有十分鮮明的個性,特別是傳動系統的特性蕞容易感受到每個模式的分別,當你嫌引擎及波箱用 COMFORT 時回油后再發力的反應不夠快,一轉到 SPORT,問題已實時改善,若更進一步選用 SPORT+,油門反應不但更敏銳,變速箱的換擋邏輯亦變得更進取,彎前制動的主動拖波效果亦十分理想,快跑一轉山路,無需用手動撥片換擋亦不會有任何損失。
整體而言,這款加入了 EQ Boost 系統的全新2.0T渦輪增壓引擎,不但充滿力量,動力輸出也十分流暢自然,盡用高轉區的爆炸力,也有相當跑車化的表現,比前期款GLC 轎跑 SUV有明顯的進步。
GLC轎跑SUV是一臺能適應各種場景的車型,你可以開著它去酒吧蹦迪,不用擔心夠不夠時尚;也可以在周末約上親朋好友們去旅游,不用擔心離地間隙和裝載能力。或許對于實用主義者來說,它的空間和價格還不夠完美,但這并不重要,因為這些事交給長軸距GLC就行了。GLC轎跑SUV需要負責的,是“帥”和“美”。如果您正巧要買一臺豪華轎跑SUV,它就是當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