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老詹寫了篇《捅了馬蜂窩》,
比較客觀地評說了感謝那篇文章。
我說,文章總體不錯,沒有必要上綱上線。
我得文章,總體也不錯,受到讀者歡迎,
閱讀量向著10萬+挺進,創下新高。
然而,有朋友告訴我說,詹老師呀,你恐怕并不了解情況!
我說,咋不了解情況呀,事情不明擺著么?
朋友說,沒錯,明面上得情況,確實如你評論所說,
問題是,在私底下,這位感謝可是很令人反感呢!
哦,令人反感,咋回事嘛?
朋友給我傳來一張截圖,
寫文章那位感謝,在感謝群有一段對話:
這個截圖,老詹早已看過,
網上鋪天蓋地,到處都是。
當時看了,心里咯噔一下,覺得確實有些不妥,
這位感謝,年紀輕輕得,心理怎么如此扭曲呢!
尤其這句話:
事實證明,我天天錘騰訊阿里美團拼多多,比不上評論一下新東方。
通一家伙就說出此話來,真讓我小瞧這感謝了!
天天錘騰訊阿里美團拼多多?
一個錘字——多么形象,多么生動地將這位感謝得行為刻畫出來!
錘企業——竟然那么高興,那么得意,那么開心!
而且,還是天天錘?
我知道,群里面對話,隨隨便便,似乎未可較真,
但是,正因為是群里說話,比較隨便,
所以,言為心聲,也蕞容易體現出人得真實心態。
一年輕感謝,將對騰訊、阿里、美團、拼多多這些華夏著名網絡平臺得批評文字,
用一“錘”字而概括之,
不禁讓人讀出兩重意思來。
其一,居高臨下。
手握錘子將你打,要錘哪里就錘哪。
你能把我怎么樣,錘了你你又能咋!
其二,樂在其中。
天天都在錘你們,錘得你們直喊疼,
喊疼又有什么用,照樣還得錘你們。
如果說,一個感謝,尤其是咱們中央主流大報得感謝,
竟然抱著以“錘企業”為樂為榮得心態去對待自己日常工作,
那真是不但可悲,而且相當危險哪。
可悲在于,高估了自己地位。
感謝,作為信息得報道者,輿論得引導者,社會得監督者,
你不是不可以批評企業,假如企業確實做得不對,
而你對它得批評具有警示意義得話。
但是,輕輕松松一個“錘”字,
卻把感謝和企業得地位,
扭曲到可笑亦復可悲得地步!
不知這位感謝想過沒有,
人家那么厲害實力那么強大得企業,
真得是怕你一小小感謝,真是低下頭來甘心讓你錘么?
當然不是。他們是怕你后面那個牌子。
真得是怕這個牌子么?
也不全是。而是怕這個牌子后面站臺得更厲害得單位。
這個道理都不明白,你這感謝腦子也就太有些糊涂了!
危險在于,帶偏了自己價值。
感謝“錘企業”,非自今日始。
多年以前,就有不少和感謝,動輒就要“錘企業”,
抓住企業一點把柄,寫出一篇報道來,
然后,找到企業說,哼,看吧,如何如何如何!
你給我打廣告,或者給贊助,費用多少多少多少!
那么,我們就不“錘”你了,
否則,有你好看得,
你看著辦吧!
是什么?是社會得良知,手握輿論大權得公器哪,
企業被這么一嚇,怕了,
好得好得,照辦照辦,
息事寧人,乖乖掏錢!
這種事情,不是沒有,而是很多,尤其前些年,
好在,有關部門和華夏記協出面,狠狠打擊過幾回,
有得關張了,有得感謝進去了,
才將這股勢頭給壓了下去。
如今,看到我們一些年輕感謝竟然以“錘企業”為樂為榮,真有些擔心哪!
為樂為榮,可能問題還不算太嚴重,
倘若發展下去,受到各種誘惑,或者感到經濟壓力,
將“錘企業”為樂為榮變成了為生為業(或者副業),
那可就實在太危險了!
老詹因為看到那張截圖,
出于一個老人得義憤,一時有些激動,話說得比較多,比較沖。
我真希望,我們得年輕感謝可得要好好管束自己,
不要辜負政府和人民對你們得期望哪!
千萬不要頭腦膨脹,不要因為在中央食堂吃飯,便自以為了不起,
隨隨便便就干出一通錘去錘來得事情。
我曾在前一篇文章說過,
離開這個平臺,你啥也不是,
真得,不信你就試試!
截圖中還有一句話,
這次是出了點名了,
可見這位年輕感謝是很想出點名得。
如今,您這截圖已經傳得網上到處都是,
人人都在議論你發明得那個“錘企業”,
我估計,這個詞兒,真會出現在“2021年十大熱詞”里面呢,
到那時,您就真是不僅僅是“出了點名了”。
那名可就出大發了!
這位年輕感謝,您哪,遲早肯定是會出名得,
您得做好出名得思想準備。
因為怕你太早出名,一時激動,承受不了,
自始至終,我都沒有點出你得名字。
這一點,想來你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