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視頻加載中...
印刷業“十四五”發展高峰論壇現場。
紅網時刻長沙7月29日訊(發文人 趙翼鵬 彭超 蔡娟 見習發文人 劉慧瑩)近年來,我國印刷行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印刷業總產值由8677.1億元增長到11246.2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為7.9%,整體規模居全球第二位,“十三五”時期又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如今,在“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國印刷業的下一個五年有著怎樣的發展藍圖?在“我國南方書刊印刷基地”的長沙,這場高峰論壇,學者精英們,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7月28日下午,印刷業“十四五”發展高峰論壇在長沙舉行,本次論壇以交流促提升,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探討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優質產能供給、技術先進安全、綠色融合開放”的產業體系。
論壇上,中宣部印刷發行局印刷復制處處長路洲介紹了印刷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編制的有關情況。據悉,規劃編制思路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品牌戰略、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先進產業集群戰略、融合發展戰略、走出去戰略、人才興業戰略”,規劃內容由原來的印刷企業首次拓展到全產業鏈。
路洲認為,目前我國印刷行業依然存在著“小、散、同、特”的基本業態,面對“十四五”時期的發展規劃,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印刷業在“十四五”時期的發展主線,要做到優化供給、壯大龍頭、對接產融、培養人才。
在案例分享環節中,來個印刷業的精英代表們就優質產能供給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加強人才建設等方面展開案例分享。
湖南天聞印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三軍認為,湖南、長沙省市兩級在意識形態屬性方面嚴格管理,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避免企業走彎路;在市場屬性方面貼心服務,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搖旗吶喊。這樣的行業管理營造了印刷業的“良治”環境,這是長沙的營商環境優勢。
“應在深度剖析中把握現狀,揚長避短。”長沙市印刷行業協會會長白家森認為,作為世界媒體藝術之都,長沙的產業基礎扎實、交通物流便捷、地方支持強勁、區域協同密切,在應對經濟下行和疫情影響中展示了強大的韌性和穩健的態勢,為打造我國南方書刊印刷基地提供了堅實基礎和有利條件。
隨后,出版社代表與長沙我國南方書刊印刷基地正式簽約,共同致力將長沙打造成為書刊印刷南方中心、書刊發行競爭高地、書刊盟友的成長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