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的分類相當復雜。按鞣制方法,可包括鉻鞣革、 植鞣革、 油鞣革、 醛鞣革和結合鞣革等。按層次分,有頭層革和二層革, 其中頭層革有全粒面革和修面革; 二層革又有豬二層革和牛二層革等。除上述分類方法,由于皮革用料的種類很多,一般我們還是較習慣于按照其種類來進行分類。主要分為天然皮革和代用革兩種。天然皮革即我們所稱的 “真皮”,大多由牛皮、羊皮、 豬皮、 雜皮、 修面革等組成, 其中,牛皮、羊皮和豬皮是制革所用原料的三大皮種。代用革即我們所稱的 “假皮”,是 PVC 和 PU 等人造材料的總稱。因為合成革或其他似真皮,實際是由基本化工原料人工合成的產品。皮革耐磨性能判斷方法及測試方法:
?皮革的耐磨性能,是皮革所具有的抵抗磨損的特性。皮革的磨損是造成皮革損壞的重要原因。雖然皮革的磨損牢度目前尚未作為國家標準進行考核,但皮革的耐磨性實驗仍是衡量其質量所不可缺少的,她對評定皮革的服用牢度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1.判斷方法
判斷皮革耐磨性能指標有兩種方法, 即終點法與外觀變化法。
?1.1終點法:磨去l mm 皮革所需旋轉的次數為耐磨性的厚度指數,記下摩擦旋轉次數作為耐磨性指標。
1.2外觀變化法:測試樣經過一定的摩擦次數后,觀察其外觀變化,如顏色變化,磨損程度等外觀變化的程度作為耐磨性指標。
2. 測試方法
2.1平磨法
(1)參考標準:《GB/T 21196-2007 馬丁代爾法織物耐磨性的測定》。
(2) 試驗儀器:織物平磨儀的種類很多,目前測試行業用得最多的是馬丁旦爾儀,因此平磨法又常被稱為MARTINDALE 摩擦試驗機法。
(3) 試驗原理:安裝在馬丁代爾耐磨試驗儀試樣夾具內的圓形試樣,在規定的負荷下,以李莎茹(Lissajous)圖形的平面運動與磨料(即標準織物) 進行摩擦,試樣夾具可繞其與水平面垂直的軸自由轉動。根據試樣破損的總摩擦次數,確定皮革的耐磨性能。
(4) 試驗方法:試驗時將一定尺寸的測試樣在規定壓力下與標準磨料互相接觸, 并使試樣以李莎茹軌跡相對于磨料運動, 使測試樣受到多方向的均勻磨損。
2.2Taber 耐磨法
(1)參考標準:《GB/T 2726-2005 皮革物理和機械試驗耐磨性能的測定》。
(2) 試驗儀器:TABER 耐磨耗性試驗機
(3) 試驗原理:預磨25轉,將被測試的試樣放在TABER 耐磨試驗機水平平臺上旋轉,兩個磨輪被賦予特定的壓力壓在試片上選裝,磨輪的軸與水平面相平行,一個磨輪朝外,另一個朝內,在一定的時間內,記錄測試片的所有變化。
(4)試驗方法:用裁刀裁取外徑108mm ,內徑8mm 的樣品。然后在樣品的背面貼上尺寸一樣的硬貼紙。將樣品中心孔置于螺桿之橡膠墊上,將墊片套上,用壓緊螺帽將試樣固定。再將固定環套上,用扳手將固定環螺絲鎖緊。將兩個H18 磨輪,安裝到支撐臂上,每個磨輪對被測試樣施加250±10g 的力, 保證有標簽的一面朝外,使磨輪的負重為500g ,連接吸塵器,將吸塵器的吸塵管接到機器左側的接頭上,啟動吸塵器。按標準規定設定測試次數,并設定回轉速度為72 轉。然后起動開始鍵, 開動旋轉速度為60±5次/min的儀器,水平旋轉,按照要求的次數進行測試。試驗中,用毛刷刷去試樣表面附著物,觀察試驗的磨損情況,將皮革磨到指定終點,記錄最終轉數。
通過對不同材料、采用相同的實驗方法測試所得的測試結果進行比較的意義不大,但這些結果得出的結論一致。因此,任何一種方法都可以獨立地對材料的耐磨性能進行量化的評估。在一般情況下,天然皮革的材料較軟,因此耐磨性能較差。涂層革質地較硬,不易磨損,因此耐磨性能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