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_澳大利亞礦產巨頭力拓宣布斥資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5億元)_在塞爾維亞開發歐洲最大的鋰礦項目Jadar項目。一旦成功開發_力拓每年將獲得5.8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然而_剛剛拿下這一項目_煮熟的鴨子可能要飛走了。
_
據財聯社8月27日最新報道_受到環保人士的抗議_Jadar項目目前已經陷入停滯。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大學生物學院研究結果表明_這一項目不應該開發_可能會對當地的生態圈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這意味著_力拓可能無法繼續開發這一項目。
_
要知道_此前為獲批開發Jadar項目_力拓一直在向塞爾維亞鼓吹開發這一項目獲得的經濟好處。該澳大利亞礦產巨頭指出_隨著力拓開始投資開發_該項目每年將為塞爾維亞供應鏈注入約2億歐元_幫助提振該國GDP約1_。
_
值得一提的是_力拓還不死心_表示會進一步研究如何開發鋰礦時將環境影響降到最低。然而_如今任這家澳大利亞礦產巨頭說得再天花亂墜_可能也無法動搖當地環保人士的決心。
_
其實_力拓之所以對Jadar項目不死心_主要是因為在未來的電動汽車時代_鋰礦是絕對的財富密碼。根據中金公司的預測_全球對鋰資源的市場需求量將從當前的43萬噸_一步步攀升至150萬噸LCE_供應也將逐漸趨緊。
_
看到百萬噸級別的鋰礦需求_加大這一資源的開發已經是大趨勢。統計數據顯示_目前_澳大利亞包攬了全球超50_的鋰礦供應。不過該國企業力拓還希望一直靠著賣礦掙錢_因此還在海外國家積極尋覓新礦山。
_
文_|_呂佳敏_題_|_曾云梓_圖_|_盧文祥_審_|_曾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