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人的壽命
說起到壽命的長短,在那封建年代,其實古人的壽命遠遠低于現在?,F代人的平均壽命大致都可以到六七十歲,但是古人的壽命卻極低,他們大概只有四十歲以下。主要原因是,戰爭的破壞,營養不良,還有饑餓與疾病的問題。
因此理論上來說,古人活得比現在人要短暫得多,因此古人對于生命的執著比現代人更加強烈。例如在史書記載中,秦始皇曾經派徐福去尋找長生藥,而且因為對于長生不老的執著,先后被這些騙子騙了四次。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徐福下東洋,還有就是驪山坑方士。秦始皇對于生命的執著可見一斑。
但事實上,不管這些君主如何努力,如何去練丹方,卻沒有任何作用,該到什么時候死,就會到什么時候死,秦始皇的人都沒有活過一百歲。
其實按照現有的科技分析,我們會發現,生命的奧義并不在于長生不老藥,而是在于細胞的分裂能力。理論上來說,一個細胞的分裂次數大約為五十次,而每一次分裂的周期是二點五年。因此最最理想的狀態,一個人的壽命大約是可以活到一百五十歲,這是人類的極限,似乎也是一道門檻。
至于說現代科學鉆研的長生技術,其目標就定在了細胞端粒之上,因為據說細胞端粒的長短影響到了細胞分裂的次數。但就目前來說,生命問題還依舊不可破解。
那么問題來了,易經里面的記載又是如何的呢?
二、易經大道理
易經作為我國老祖宗智慧的結晶,曾經一度代表我國古人的學術最高成就出口國外。記得曾經有人調侃過,德國人家里面必備兩本書,一本是道德經,另一本就是易經,可見外國人對我國文化的認可。
而且易經在我國歷史上也的確產生了巨大作用,正如歷史學家所感慨,一本易經結果包羅萬象,不同的人看引起了不同人的發展。像劉基和姚廣孝等人讀易經,讀到的是縱橫變化之術,而像徐達常遇春的人讀易經,讀到的是殺伐之道。一本書居然能夠包羅萬象,各人都能獲得巨大收益。可見這本書的奧妙。
而且這本書針對人類的壽命問題也有記載,其原文如下:“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簡單來說,古人教導百姓,要合于陰陽,遵于數理。要保持正常的作息時間,并且要保持合理的飲食習慣,然后不過度操勞自身,就可以活到一百歲不擔憂。
因此老祖宗早在上古時期就已經認為,能保持合理狀態,活到一百,所以是比較正常的。而且按照一些學者的探討,古人認為一百歲是一個很重要的數字,人生之波瀾起伏已經被盡數感受,而且人之精華也已經消耗殆盡,一百歲正是從容面對死亡的最佳時機。
如果是繼續活下去就會變成老而不死變成賊。可見易經的大道理非常有趣,告訴我們人一生活一百歲是最佳狀態。
除此以外,易經中還提到了兌卦與艮卦,分別代表著七和八。在陰陽八卦之中,七代表著少女,八代表著少男,其實這中間也蘊含了一些生命大道理。
如果大家看過黃帝內經,會發現其中有記載,女人的周期為七年,因此站在女人的角度來看,易經也若隱若現地點到,女人會隨著以七年為周期,逐漸達到鼎盛然后衰敗。
理論上來說,女性的最旺盛時期莫過于二十一歲與二十八歲,這一段時期是女性的生理最佳期,再往后就會慢慢地衰敗,七七四十九歲以后就基本陷入衰老。
三、兩個重要的年齡
當然了,除了這些活得更久的方式以外,易經還提到了兩個非常重要的數字,這個數字曾經在走向共和中被慈禧太后引用,簡單來說就是: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
記得在真實的歷史記載中,慈禧太后與袁世凱的人準備搞立憲制改革,結果就因為慈禧太后當時的壽命可能會在這兩個年齡階段結束。因此硬生生地把預備立憲推了十二年之久,導致我國改革進程一度陷入到絕望。
同樣的在人的一生中,這兩個年齡階段是特別危險的,像大名鼎鼎的孔老夫子,就是在七十三歲去世,可謂是毫無情面。而孟老夫子則是在八十歲的時候去世,一代游俠學者也因此而倒下。因此易經的說法很有道理,七十三與八十四都是人身體最脆弱的時期,一個不小心就會倒在黃泉路上。
因此所有處在這一時期的老人必須要小心謹慎,不要隨意地放縱自我,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態,好好的渡劫。
如果能夠跨越這兩個門檻,一般來說,那么人的壽命達到一百歲甚至一百一十歲還是有可能的。但事實上,古代人由于沒有一個穩定的環境,所以想要跨越這兩個門檻有些困難。而在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而且生活的內容越來越多,因此想要跨越這兩個門檻,也是面臨著很多的自我約束挑戰。
但理論上來說,只要學習易經,然后掌握這些重要的關鍵點,那么我們活的更久一點還是可以的。而且易經也明確告訴我們,保持生理機能的正常發揮,活到一百歲是壽終正寢,大家也可以從中借鑒。
結語
所以說人這一生不僅僅存在著及時行樂,其實更多的還有一種自我的修行。生命是非常珍貴的,能活的久一點自然是很好的,但同時也要注意,生命之悠久不在于我們自身的意志,而在于身體機能的正常發揮。
所以無論干什么事情都要以身體為重,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累了,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將與我們無關的。
除此以外,我們也需要注意一點,生命固然要活的更久一些,同時也要變得有意義些。活得更久不是茍延殘喘,活得更久是為了更好地享受人生,去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因此我們要將生命的長短以及生命的意義進行結合,讓自己的人生活得更有價值,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有快樂,這樣才能活得更久一些,并且在臨終之前死而無憾。
至于說人類的醫學研究,想要破解細胞端粒的難題,甚至想要長生不老,平心而論,那已經和我們沒關系了,不僅僅因為技術周期太長,我們看不到,還因為長生不老真的未必是好事。所以還是按照易經說得來,活到一百歲,沒有留下任何遺憾而離場。
從這件事情上便可以知道,《易經》蘊含著人生智慧,對我們的人生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兑捉洝肥俏覈幕脑搭^,更是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
過去有許多人認為《易經》是一本算命的書,后來人們才逐漸發現,易經把人世間的各種道理,講述得十分透徹,讀懂易經,就相當于讀懂了人生,在生活的過程中,也就不再迷茫。
易經講的就是天地之間的法則,是一門窮究天人之際遇的學問。易經傳承幾千年,有很多的易學家,研究很深了,非常了不起,但是從來也沒有人能全學完的,全部解開易經,但是有些學習易經的人卻更容易成功。
人生在世,真的應該花時間去看看《易經》感受里面的智慧,她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如今,不管是商人還是從政者,不管是學者還是為人父母,面對的問題千奇百怪,但是都能夠在這本書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圖解易經》,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將大家看不懂的文言文翻譯成通俗易懂的白話文,這樣即使是看不懂文言文,也很容易就能讀懂。
最關鍵的是,她用圖解的方式,放64卦每一卦背后蘊含的智慧講解給你。
更關鍵的是,易經的智慧可以輕松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職場中,生意場上,幫助我們走向成功。
從五行、天干、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能讓你體會到古人的智慧。
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將易經中晦澀難懂、枯燥乏味的內容,變成人人都能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將易經中學到的智慧,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成功會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