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參加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培訓,美國老師給我們上課,課中談及一位媽媽為不吃飯的孩子而煩惱時,美國老師說道:“這是一個好機會,讓我(媽媽)可以去關注如何培養孩子規律飲食習慣”。我當時就震驚了,怎么會這樣思考問題?
要知道,孩子不吃飯時,我們的情緒是焦慮、煩惱,甚至是煩躁、生氣……。但是在這位老師思維里,這居然是一個剛好可以去關注如何培養規律飲食習慣的好機會。同樣的問題,怎么我們和她的思維方式如此不同。顯而易見,思維不同、做法不同,結果自然不同。
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正面管教的價值在于傳遞不同思維模式。在這之前,大多數人認為正面管教傳遞的是術,但那一刻我意識到假如我們的做法能跟上正面管教的做法,那么真正被改變的是我們的思維模式。它由術出發,最后到達道。
比如對待錯誤的方式,正面管教倡導“錯誤是學習的機會”。假如自己或身邊人犯錯,學習過正面管教的人可能會這么看:哇太好了,這是一個好機會,我們剛好可以去某某……。
這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是不成立的,一直以來我們對待錯誤的態度是:嚴厲的、不包容的……,而犯錯者是:慚愧的、羞愧的、低自尊感的。但是正面管教中對待錯誤的理念拯救了我們。我們才知道:原來對待錯誤,還可以換一種方式去看待它。原來錯誤可以創造學習的價值。
秉承這樣的理念再來看待自己的錯誤、孩子和身邊人的錯誤,會讓我們寬容和放松。而且直接帶來關注點的調整,從緊盯錯誤轉變為關注錯誤中可學習可成長的地方。這樣的轉變,毫無疑問讓我們興奮。
也就是從意識到正面管教的價值是思維方式這一刻起,我逐步領悟到:學習的關鍵在于思維方式的升級。只有思維/認知升級,我們的行為才會改變,進而必然影響最終結果。
但是市場上學習的內容很多,真正觸達思維模式升級的內容很少。2015年進入元培學堂,2021年進入定投人生課堂,再找到升級自我思維模式的興奮和欣喜。
好的學習是開眼開腦的過程,它讓我們恍然大悟、讓我們絕處逢生,覺得有很多的可能,進而充滿希望。
今日行動:
閱讀30分鐘、日更1000字,做直播海報,定下周直播主題
《隨機漫步的傻瓜》是一本聽起來生僻但是看起來意猶未盡,作者對文字的運用才華體現在每一個具體而清晰的形容詞、副詞中,每每看這些都覺得很有意思,太過到位,完全沒有言過其實、華而不實的廢話廢字。
有點理解笑來老師對他自己寫作的要求,當一個人輸入的都是高質量內容,難免不被影響和引導,而且品位一旦提升也不太可能被降下來。這也是自我塑造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