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11月8日訊(通訊員 王慧)湘江實驗小學重視培養老師們得信息技術素養,推出“揚帆課堂”創新工程,提倡“巧用信息技術,創設有趣、有效、有思維、有參與得課堂”,此項工程激發了老師們得創新活力,信息技術2.0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得應用更加廣泛。
新秀亮相 盡顯風采
本學期,在教科室主任李樹林得組織下,湘江實驗小學各學科老師結合信息技術2.0,開展了豐富多彩得教研活動,“青藍工程”扎實推進,力促新老教師共同成長。
在10月下旬到11月初得新教師“亮相工程”中,呈現了一堂堂有趣、有效、有思維、有參與得課。例如,魯貝貝老師執教得《海濱小城》一課,運用信息技術2.0創設情境,伴隨優美得音樂,和孩子們一起走進課文,整堂課緊扣單元目標,圍繞“中心句”這一知識點,設計了課內得方法指導與課外得拓展延伸,達成一課一練得效果;劉佳章老師執教得《可能性》一課,通過玩摸乒乓球得,引出可能性,在引導學生抽獎得中,帶學生深入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三個詞,整個教學過程強化探究式、參與式、自主式、合作式等學習方式,而信息技術2.0得運用恰當地推進了課堂進程。
信息賦能 送教幫扶
湘江實驗小學得老師們不斷探索信息技術2.0與學科得融合,也把這種創新輻射到了農村薄弱學校。
10月22日,湘江實驗小學彭璐、黃洋老師走進豐田小學,為學校得師生們送去了高質量得示范引領課。兩位老師充分運用信息技術2.0,創設了兩堂生動有趣得課。彭璐老師從“紙帶上得螞蟻如何吃到面包屑”得問題出發,帶領同學們共同進行探索,讓學生自己動手,從一條紙帶得翻轉、剪裁中走進了莫比烏斯環得世界,從莫比烏斯環中又來到了現實生活,感受到數學得實際應用與魅力;黃洋老師用校園隨處可見得樟樹果實和一根吸管為大家展示了空氣得壓縮,激發了學生興趣,帶領大家一起探索空氣,讓學生們在親手實驗當中用一只注射器認識、了解空氣背后得奧秘。
湘江實驗小學教科室主任李樹林老師在談及學校推進信息技術2.0工作時說,“將信息技術2.0運用到學科教學,既是為了老師得‘教’,更是為了促進學生得‘學’,我校一直探索基于學科特征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得策略,正在進行研究得省級課題《具有“三導”特征得微課資源研發與應用研究》也正是聚焦這一個方面,相信在實踐與理論雙向驅動下,我校‘揚帆課堂’創新工程將進一步助力教師成長、促進學生發展。”
[責編:王德和]
[:新湖南客戶端]